周杰伦打开数字音乐新世界

继两个月前的“坤伦对决”后,周杰伦再次刷屏,这次是因为一张新发布的数字专辑。周董只推出了一首新歌《说好不哭》,但成功挤爆了QQ音乐的服务器,发售1小时后就卖出了288万份;截止到发稿前,单曲销量突破612万,销售额近2000万元。顺便多说一句,按照App
Store的分成机制,这笔收入中还要缴纳一笔“苹果税”,苹果坐收近100万元。

周杰伦可以说是旧明星经济时代的典型代表,是80后群体们的集体偶像。在当前的粉丝经济时代,明星数量在迅速增加,粉丝也在迅速分化,很难再出现周杰伦这样的集体偶像。

我们还可以注意到一个现象,移动互联网时代,购买音乐的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周董等老牌音乐人的新歌基本都选择了以数字专辑的方式发售,在实体专辑时代,你很难想象一张CD能达到1小时卖出288万张的成就。

或许,你更想不到的是,数字专辑也正在变化,新的音乐销售方式在逐渐成为主流。

01

乔布斯改变的不只手机,还有音乐

已经成为庞然大物的苹果,正在逐渐改变对手机的依赖,大举进军互联网服务行业,游戏、视频、信用卡、新闻都是苹果重仓押宝的领域。很多人都不知道,在成为家喻户晓的手机品牌前,苹果曾经是音乐产业变革中的弄潮儿。

2001年,苹果推出了iPod,迅速占领了移动音乐播放器市场。iPod+iTunes的组合,彻底改变了人们听音乐的方式。iPod本身的优势很明显,容量足够大(2001年的5GB称得上是海量了)、外观时尚小巧便携。

乔布斯说服了音乐版权商们,把完整的音乐专辑拆分单曲销售,一律0.99美元每首。用户在iTunes上下单后,即可永久拥有该音乐的所有权。实际上,在iPod推出前,已经有不少用户尝试把CD转录成MP3格式的习惯,而苹果则大大简化了这个过程,一根数据线,就能把购买的音乐一键同步到iPod中。

软硬件+服务的完美结合,让苹果在音乐零售行业大获成功。推出三年,苹果就通过iPod和数字音乐销售获得了100亿美元的收入,差不多占了当时苹果公司总营收的一半。尽管当时苹果的全称还是“苹果电脑公司”,但说它是一家音乐销售企业也不为过。

02

挡不住流媒体潮流?那就去顺应它

乔布斯对音乐市场的改变主要有两点,一个是把实体专辑数字化,另一个是从整张专辑打包销售变成单曲零售。但本质上来说,iPod+iTunes依然是买断制,属于PC互联网时代的产物。

但在进入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时代后,音乐市场已经悄然进入了下一个阶段。2008年,iPod的销量达到顶峰,随着一路下滑,直到彻底退出苹果产品线。而iPhone则迅速崛起,成为苹果的支柱业务,铸就了苹果延续至今的成就。

iPhone以及其他智能手机杀死了移动播放器,但并没有让音乐买断制被终结,iTunes依然为苹果提供源源不断的收入。

在网络尤其是移动网络速率飞速进步后,音乐市场开始朝流媒体市场发展。乔布斯并非没有意识到这股新鲜事物,但他并不看好。2003年iTunes启动时,乔布斯攻击流媒体音乐服务时称:

“从古至今,大家就是习惯购买音乐,租赁制是死路一条。”

以现在的眼光来看,乔布斯自然是被打脸了。但他一语道破了流媒体音乐的本质——租赁制(平台商更愿意说是订阅制)。图书馆借书、录像带店里借碟、电玩店租游戏……这都是我们所熟悉的租赁服务。流媒体音乐本质也是租赁,但通过数字和网络技术,让成本降低、用户体验得到提升。

Spotify如今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流媒体音乐平台,苹果的Apple Music
2015年才推出,但也迅速扩张,到今年上半年已经累计了超过6000万的用户,甚至在美国市场超过了Spotify,恐怕库克会大呼真香了。

但话说回来,在国内市场,特殊的环境下,音乐市场呈现得更加类似于买断制和订阅制的混合。音乐版权规范化后,各大互联网巨头在这方面投入重金,早期各大音乐平台采取的制度是“低价付费会员打包买断制”,用户每月支付一笔会员费,即可下载平台上的音频资源,基本是永久拥有。

不过,这种疯狂烧钱模式显然是无法长久的。国内主流音乐平台的会员机制已经在悄然转向更纯粹的订阅制,会员到期未续费后,大家经常会发现已经下载好的音乐无法继续听了,离线音频文件从可以随意复制粘贴的MP3、FLAC格式逐渐变成了私有加密格式。

此外,音乐平台上还会有很多需要额外付费购买的数字专辑,比如说这次周董的《说好不哭》,即使你是绿钻会员,依然要付费才能听。而且,周杰伦的热门歌曲基本被打上了“VIP”的标识,非会员无法试听完整版。

当然,即便如此,除了Apple
Music和豆瓣FM外,国内大部分音乐平台也没有采用纯粹的流媒体形式。只是,这种服务形态正在慢慢渗透,并且有大范围蔓延的趋势。

03

数字专辑和买断制不会消亡

站在用户角度而言,不管是买断制还是订阅制,都各有利弊,就像不管是买还是租,不同人在不同情况下都会有不一样的考量。订阅制可以在短时间内,用最低的价格获得最多作品的使用权;而买断制则更加符合我们传统的购物习惯,获得更加有安全感的体验。

如果要对周杰伦为代表的明星粉丝做一个粗略的划分,那他们可能大部分都属于80后以及90初群体。这部分人的青春时代则是从随身听、MP3一路走过来的,他们可能经历过实体唱片时代的尾巴,拿着随身听穿越过大街小巷的音像店,也欣然接受了移动播放器以及手机的到来。

对大部分人而言,在入手一件具有情怀的数字产品时,我们更愿意获得的是所有权,而不是短暂的使用权。《说好不哭》采用的还是买断制的数字专辑模式,想必周杰伦的粉丝们更愿意获得这份永久拥有的权利,而不是有限的使用权。买断制的好处就是,你可以拥有这份“收藏感”。

尽管从全球音乐市场的发展趋势来看,订阅制已经对买断制形成了包围。出于消费延展性的考量,谷歌亚马逊这些互联网巨头也更愿意推进订阅制,但在国内市场而言,还是有很多人对买断制青睐有加。

对音乐版权商而言,订阅制的一大弊端是“一视同仁”,分成有点平均主义,所以在国内音乐平台上又衍生出了音乐包和单独付费销售模式。即包月会员覆盖范围之外,版权商和平台认为是有竞争力的、特别的音乐作品,单独销售,用户要额外付费。例如周杰伦2016年的专辑《周杰伦的床边故事》,会员可以在线播放,但下载买断需要额外付费买断。

另外,对流量明星而言,版权商不会放过获利的机会,采用单独付费模式才能让利润最大化。而自掏腰包、帮助爱豆上榜的行为,也是屡见不鲜。

从QQ音乐去年年底发布的招股书来看,QQ音乐的在线用户数量极为庞大,突破了8亿大关,但付费率只有3.6%,远低于Spotify的45.6%。QQ音乐要扩大盈利,数字专辑则是一个突破口。此次拿到周杰伦新曲独家发售权,一天不到,就获得了一笔近2000万元的收入。这样看来,相当长一段时间里,数字专辑在国内还有很大的市场。

乔布斯借助有线网络的发展,让iPod和iTunes革掉了随身听和实体CD的命;移动互联网的发展,则让流媒体成为新的主流音乐消费方式。而未来随着高速宽带和5G网络的普及,或许以后一切互联网产品都会有服务化的趋势。除了音乐,游戏、视频、新闻等等,都可以变成完全放在云端的、订阅制流媒体服务。

搞不好,在高速网络已经等同于水和空气的未来,新世代年轻人,也会完全无法理解我们为什么执着于下载和获得产品的永久权,正如十几年前有人质疑为什么要为虚拟产品付费一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