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样都是依靠宗教,白手起家,为何朱元璋成功了,洪秀全就不行呢?

文/花开无田

历史上有很多开国皇帝,大都出身贫寒,衣食无着。他们对社会底层有着深刻的理解,知道如何去笼络人心,收服民众;更是能够隐忍不发,而后借机起事,遂成不世之功。48岁之时,刘邦还是一个小小的亭长,遥望着巡幸的秦始皇嬴政,大丈夫当如是也,谁也不会想到7年后,摇身一变他已是汉高祖刘邦。

当1328年,朱重八呱呱坠地,对于这个家庭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,早已经入不敷出的家庭,这是家里的第八个成员。生活实艰,5岁开始放牛,儿时的玩伴们徐达、汤和一起扮演着皇帝元帅,15岁爹妈兄长病死,只得入了寺庙当起了和尚,而后又当了乞丐,25岁时好友汤和的一封信,让他成为了通匪之徒,最终加入了郭子兴的红巾军。

而后却又因为郭子兴之子排斥,于是他自己前往家乡募兵,徐达、周德兴、郭英等人加入,而后为了让更多的群众加入,于是他想到了利用明教(摩尼教、白莲教)为外衣,顺利将被元朝残酷压迫的农民收入麾下,培养成为生力军;外有陈友谅、张士诚等强敌,那便采纳谋士朱升的意见缓称王、广积粮、高筑墙,在积蓄了足够力量之后,以徐达、常遇春为帅,鄱阳湖一战大败陈友谅,随后灭张士诚。

终于经过24年的奋斗,1368年,建立大明王朝,随即下令徐达、常遇春北伐,迅速攻破大都,终结元王朝在中原的统治,最终也让他成就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王朝。

但王朝更替,历史演变,在李自成攻破北京,崇祯帝自缢,继而顺治帝入主中原,转瞬已是几百年。而大清王朝在康乾盛世的自大造成的闭关锁国,内部吏治的逐渐腐朽以及僵硬的八股取士,却让洪秀全终于忍无可忍。在屡次科举不第后,他吸取了基督教建立了拜上帝会,并且借英法列强入侵,导致的民众财赋压力以及人民对鸦片的憎恶,发起了金田起义,而这场起义更是随即点燃了清朝的半壁江山,在南方地区如火如荼,不到三年时间便已经定都南京,而后洪秀全也如朱元璋一般进行了北伐。

可是与朱元璋有着如此之多相似的洪秀全,却并没有朱元璋的“运气”,反而是在1864年被已经千疮万孔的大清王朝消灭,这又是为什么呢?

事实上,洪秀全的太平天国运动本是机会满满,但是正如我们老话所说“

一将无能累死千军

”,在建立了政权之后,朱元璋虽然曾经依靠明教这一类宗教,但是始终将绝对权利掌握在自己手中,而洪秀全则作为太平天国的领导者,却在攻取天京之后,只知纵情声乐,将权利下移到东王杨秀清手中;而在攻伐之上的建功立业,也造成了杨秀清与洪秀全的权力争斗,最终导致内讧。

而到了太平天国后期,洪秀全更是为了防止杨秀清、韦昌辉的变故再次发生,虽然任命石达开为义王,却又不赋予实权,反而以兄弟洪仁发等钳制。用人不疑,疑人不用的战略素质与朱元璋实则云泥之别,最终离心离德之下,也只能失败。李秀成的安庆之战,便是一场拒绝听从洪仁轩调度的战役,将领之间矛盾已然公开化。

在战术方针上,

当时朱元璋则是以积蓄力量为主,而对陈友谅与张士诚部进行防守;但是洪秀全所引领的太平天国军却毫无指导思想,虽然攻取了大量的地区,掳掠了大量的财富,但在水师之上,与主要作战对手曾国藩加强湘军水军,希冀“长江航运之枢,高屋建瓴,关键之局也”来挟制太平天国军的战略相比高下立见。

当时代发展到近代开端,一支不能够忽略的力量,便是西方列强。

而在1854年伊始,清政府拒绝与西方达成通商,于是他们便找到了已经占据众多港口的太平天国,希望能够达成协议。但是杨秀清《答复英国人三十一条并责问五十条诰谕》中,则拒绝了西方的要求,并以外国应该纳贡驳斥了这一请求,当然我们不得不说这种爱国主义值得我们学习,但清政府则学会了妥协,利用承认西方的贸易特权迅速获得了西方列强的支持,以至于李秀成言语道“苏杭之失,非李鸿章之能,实洋鬼之能也”。

参考资料:《明史》《清史稿》等